全媒體記者汪元蒙
“老鄉,這幾天天氣不好,咱先去救助站住幾天吧?!?1月21日晚,在西司橋水系長廊附近,市救助管理站站長侯俊強正勸導3名務工不著人員,避免雨夜發生意外事件。但任憑救助人員怎么勸說,3人堅定地表示馬上就能找到工作,眼下不需要到救助站。見狀,侯俊強一行為他們發放了水、泡面、盒飯、防疫口罩,留下24小時救助電話,并為衣褥單薄人員發放了棉衣、棉褥、棉鞋等防寒物資,叮囑他們有事隨時向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及時就近參加全員核酸檢測。這是今冬以來,全市冬季送溫暖的一個普通場景。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我市救助管理系統按照市民政局的統一安排部署,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堅守民政為民愛民初心使命,立足本職工作,結合冬季氣候特點,以“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為抓手,緊盯疫情防控和冬季救助薄弱環節,全力解決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保障我市流浪、乞討及臨時陷入困境群眾平安過冬、溫暖過冬。
近年來,我市各級救助管理部門堅持每天派出巡查救助車輛,載著救助物資開展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傲⒍筇鞖廪D冷,越是這個時候越要上街多看一看、轉一轉?!焙羁娬f,“特別是疫情期間,更要加大對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的關注和關懷,堅決避免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彪m然入冬的古城晚上已感覺寒冷,但巡邏一圈下來,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早已汗流滿面。而今年以來日常的巡查工作,更是持續加大了對“三重一特殊”(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人群,極端天氣、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的街面巡查力度、廣度和頻次,依托智慧服務平臺,將地毯式街面排查救助與精準救助相結合,依據救助政策根據受助人員具體情況進行分類救助,巡查結束后將巡查記錄及時登記在冊,將不愿接受入站救助人員標記為重點關注、追蹤保護對象,以備接班人員第一時間了解具體情況,確保救助無縫銜接。自11月1日“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以來,市救助管理站共計新增救助124人次,通過購買車票或現金救助返鄉8人次、親屬接領返鄉1人,發放水、泡面、盒飯、棉衣、被褥、口罩等基本物資352件。
就在街頭救助高效有序進行之際,我市為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工作仍在持續?!岸嗵澞銈兙戎怂?,這些天來麻煩你們照應了,真不知道咋感謝你們……”11月8日市救助管理站門前,一位中年男子邊說邊激動地下跪感謝,被侯俊強一把扶住,“老鄉使不得,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痹瓉?,10月份走失的精神失常的任某某不僅被市救助管理站及時救助,還以最快速度聯系到了她的家人,這讓任某某的丈夫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像任某某這樣的救助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對于救助管理站來說,受助人員各不相同;對于被救助者而言,他們感受到了古城相同的溫暖和關愛。
自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面對著街面流浪乞討人員“身體健康狀況不明、旅居史不詳、成分復雜”這一難題,我市民政部門迎難而上,指導各級救助管理機構陣地前移,不放棄任何一名街面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群眾,創新“先醫院后進站”模式,嚴把疫情輸入關。今年以來,街面巡查共出動巡查人員13467人次、巡查救助車輛4772車次,新增救助2834人次,醫療救助259人次,尋親成功333人次,接送返鄉352人次,現金救助4522人次,安置落戶94人,發放物資6735件,發放物資折合金額30余萬元,處置智慧服務平臺轉介求助線索1500余件,未發生一例沖擊社會道德底線事件,保障了我市流浪、乞討及臨時陷入困境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