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開發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提高企業素質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終靠的是人才。根據現代企業的戰略人力資源的思想,進行人才開發的主體思路是必須圍繞戰略分解目標,制定人才戰略發展規劃,根據戰略來調配企業的人力資源,從而換取企業高質量的發展。
一、注重精神傳承,讓人才開發與企業規劃有效結合
對于人才的培養一定是要有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企業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在公司中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企業新風尚。企業還要為員工制定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入職員工的個人所學專業及其性格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并為其提供一個合適其自身的工作崗位,制定一個既能夠滿足企業需求又能促進人才自身發展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充分發揮好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人才選擇、任用、培養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做好改進工作,健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管理體系,最大限度提升人才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人才開發和企業規劃得到有效的結合。
二、突破用人限制,讓優秀人才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
眾所周知,企業里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所以,充分挖掘人才潛能,在創新中發展人才隊伍,衡量人才隊伍的技能、潛力的發揮是否和崗位職責的履行相匹配,這是一個人事業的開始,也是企業留住人才的第一步。
三、優化人才結構,全面促進企業人才隊伍健康發展
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人才的成長,就像蓋樓一樣,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個地基非常重要。企業不斷調整完善用人、留人制度,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努力營造干事創業的環境氛圍,充分激發新老員工的創造活力和熱情。企業針對新招入的員工及時進行培訓,讓新進員工迅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進一步完善 “老帶新”方案及運行機制,設立能工巧匠、優秀員工信息庫,并通過“老帶新”傳幫帶,及時傳授技能和經驗,不僅幫助新入職的員工盡快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還能增加新員工對敬畏老員工之心,設身處地的從而做好各個方面的傳幫帶,提高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四、加強政策引領,為企業人才搭建智能平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是第一資源,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和新時期加強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大人才開發建設投入力度,遵循人才競爭的基本規律,切實為人才提供終身學習條件、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大力引進和發展急需的高、精、尖的緊缺實用人才。綜合運用企業員工推薦、校園招聘、網絡招聘、人才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引進企業緊缺人才。對中高層崗位的急需人才,可以采用非常靈活的聘用機制和相對優勢的待遇承諾引進高學歷人才。同時,還可以與相關大學院校建設科技創新工作站,簽訂用人協議,從而讓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做到以事業引人留人、以政策引人留人、以環境引人留人。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引領,思想上解放、政策上開放、力度上加強,統籌把握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的各個環節,在吸引留住人才、培養振興適用人才上發揮積極作用,真正實現“人不可為我所有,但可為我所用”。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人才的重要性在當今時代顯得愈加重要,人才的高度決定著企業的高度,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要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讓人才得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夯實人才工作,加大創新力度,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樹立和落實科學的人才觀,讓企業在這些人才的共同幫助下發展得更快、更高、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