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g2igg"><noscript id="g2igg"></noscript></blockquote>
  • <table id="g2igg"></table>
  • 首頁 > 資訊 > 正文
    科學防控 規范治療
    科學防控 規范治療
    科學防控 規范治療
    來源:開封市衛健委 發布時間:2022-12-19 14:03:08

    1. 病毒特點: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在潮濕的空氣中,新型冠狀病毒可存活48小時左右。但在干燥的空氣中,2小時后病毒的活性會明顯下降,傳染性明顯減低。在紙張上可以存活3小時左右,在木材或布料上可以存活2-3天,在較硬的金屬及塑料上可以存活7天左右,而在溫度為20℃且濕度為40%-50%的體外環境下可以存活5天左右,在冷凍食品上最長可以存活90天,在零下70度時,新型冠狀病毒可存活保存數月到數年。

    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2. 流行病學特點:

    傳染源: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

    傳播途徑:①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②相對密閉環境氣溶膠傳播;③接觸被污染的物品造成感染。

    潛伏期:目前流行毒株Omicron 株潛伏期多為2-4天,傳播能力強,傳播速度快,感染劑量低,致病力較弱,免疫逃逸能力強。

    臨床表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腹瀉。

    3. 感染新冠怎么辦?

    新冠PCR檢測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也可通過抗原試劑盒自測。

    1)測試陽性可居家觀察:

    ① 無癥狀感染者;

    ② 無嚴重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處于穩定期者;

    ③ 無嚴重心肝肺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

    2)居家觀察需要準備那些物品?

    配備體溫計(感染者專用)、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盡可能在家庭相對獨立的有單獨衛生間的房間居住。

    3)居家觀察期間注意事項

    ① 每天定時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可用排氣扇等進行機械通風。

    ② 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

    ③ 準備食物、飯前便后、摘戴口罩等,應當洗手或手消毒。

    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將用過的紙巾丟至垃圾桶。

    ⑤ 不與家庭內其他成員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應當清洗和消毒。

    ⑥ 居家治療人員日??赡芙佑|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時清潔消毒,感染者個人物品單獨放置。

    ⑦ 如家庭共用衛生間,居家治療人員每次用完衛生間均應消毒;若居家治療人員使用單獨衛生間,可每天進行1次消毒。

    ⑧ 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

    ⑨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隨時消毒。

    居家治療時非必要不外出,盡可能不與家里其他人接觸,不接受探訪。如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點對點到達醫療機構,就醫后再點對點返回家中,盡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根據相關防疫要求進行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4)常用藥物選擇(成藥參考):

    發熱:若患者體溫≥38.5℃,可以選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栓(注意患者基礎疾病,如潰瘍性疾病慎用或禁用);若<38.5攝氏度,可選用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宣肺敗毒顆粒、清肺排毒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

    咽干咽痛:地喹氯銨、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風解毒膠囊等;

    咳嗽咳痰:溴己新、氨溴索、愈創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等;

    干咳無痰: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等;

    流鼻涕: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塞:賽洛唑啉滴鼻劑等;

    惡心/嘔吐:桂利嗪、藿香正氣水/膠囊等。

    也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中藥湯劑:宣肺敗毒方、宣肺潤燥解毒方、化濕敗毒方等。

    居家治療服藥時,須按藥品說明書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物。如患有基礎疾病,在病情穩定時,無需改變正在使用的基礎疾病治療藥物劑量。

    5)常見病程:

    發病第一天:癥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干咽痛、身體乏力。

    發病第二天: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部分年輕人高燒至39攝氏度左右。同時咽部不適感加重。兒童注意高熱驚厥,老年人注意心腦血管并發癥。

    發病第三天:癥狀最重的一天。高熱39攝氏度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兒童注意高熱驚厥,老年人注意心腦血管并發癥。

    發病第四天:體溫的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熱。但仍然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涕、咳嗽。

    發病第五天:體溫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

    發病第六天:不再發熱??人?、流涕等癥狀加重。前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赡艹霈F核酸轉陰。

    發病第七天:所有的癥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

    6) 需要到醫院就診情況:

    ① 年齡≥80歲;

    ② 呼吸困難或氣促;

    ③ 經藥物治療后體溫仍持續高于38.5℃,超過3天。

    ④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不能控制。

    ⑤ 兒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喂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

    ⑥ 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或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流液、胎動異常等情況。

    如出現以上情況,可通過自駕車、120救護車等方式,轉至相關醫院進行治療。

    4. 及時識別危重癥患者(識別及判定標準見附表)

    附件

    新冠肺炎相關健康風險評估標準

    風險等級

    居民情況

    綠色標識

    低風險一般人群

    1.年齡<80歲;

    2.無基礎疾病。

    1.年齡<80歲;

    2.基礎疾病穩定;

    3.全程接種疫苗。


    黃色標識

    中風險次重點人群

    1.年齡<65歲;

    2.基礎疾病不穩定;

    3.全程接種疫苗。

    1.年齡65-80歲;

    2.基礎疾病穩定;

    3.未全程接種疫苗。

    1.年齡>80歲;

    2.無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穩定;

    3.全程接種疫苗。

    紅色標識

    高風險重點人群

    1.年齡<65歲;

    2.基礎疾病不穩定;

    3.未全程接種疫苗。

    1.年齡65-80歲;

    2.基礎疾病不穩定;

    3.無論是否全程接種疫苗。

    1.年齡>80歲;

    2.基礎疾病穩定或不穩定;

    3.未全程接種疫苗。

    若存在按照上述評估標準進行評估無法分級標識的,可采取下表評分方法進行補充評估,確定健康風險級別。

    評估內容

    評分

    年齡

    <65歲

    0

    65-80歲

    1

    >80歲

    2

    基礎疾病

    無基礎疾病

    0

    基礎疾病穩定

    1

    基礎疾病不穩定

    2

    疫苗接種

    未接種疫苗

    2

    未全程接種疫苗

    1

    全程接種疫苗

    0

    綠色標識(低風險一般人群)

    0-1

    黃色標識(中風險次重點人群)

    2-3

    紅色標識(高風險重點人群)

    4-6


    參考資料:

    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

    2. 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71號)

    3.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7號)

    責任編輯:焦宇潔
    性爱精品视频
  • <blockquote id="g2igg"><noscript id="g2igg"></noscript></blockquote>
  • <table id="g2igg"></table>